3月13日,山东省东营市74岁的苏先生遭遇了“装孙子”诈骗。东营市公安局东营分局民警通过对预警线索排查和及时布控,成功拦截了苏先生送出的6万元现金并抓获线下取现犯罪嫌疑人。
当天上午10时许,东营市公安局东营分局刑侦大队反诈中队接到预警线索:苏先生从银行取现6万元,还预约次日再取现13万元,疑似遭遇诈骗。反诈民警崔向辉第一时间联系苏先生,但苏先生挂断电话称:“你们别耽误我救孙子!”崔向辉迅速赶往银行,在苏先生取钱后追上了他。
据苏先生透露,当天上午9点多,他突然接到“孙子”的信息,称把同学打伤,现在正在重症病房抢救,亟需19万元治疗,否则会被警察抓走。苏先生急忙拨打了孙子的电话,接听的是医院工作人员,对方称机主没钱,提出先把手机抵押在收款处。苏先生慌了神,赶到银行取款,并按照“孙子”的哀求,联系所谓的另一位“同学”,两人约定在某学校门口见面。
经过苏先生允许,崔向辉查看了与“孙子”的聊天记录,并向苏先生讲解了类似的“装孙子”诈骗案例。崔向辉解释说,这是个非常明显的诈骗信息,可以抓紧时间找到苏先生的孙子,他肯定没事。崔向辉介绍说,苏先生之前一定误下载过某个软件,该软件复制盗取了他的通讯录,冒用了孙子的身份。苏先生回忆起月初曾误点链接下载了一个聊天软件,注册登录后发现手机有延迟,不停有“客服”发来推荐信息,不久就卸载了。
不明链接的软件往往被植入木马,诈骗分子通过木马窃取受害人的照片以及联系人信息,发现有与受害人存在亲属关系的晚辈,就利用虚拟拨号软件伪装孙子、孙女的手机卡号与老人联系,并以自己“出事”为由发信息、打电话,骗取老人钱财。崔警官的解释让苏先生恍然大悟。
了解情况后,警方分工布控,赶往约定地点附近蹲守。当天下午5时许,一名男子从附近小区走出,与苏先生简单交谈后离开,苏先生随即跟随男子走进小区。民警排查周边监控确认男子没有同伙后,指令蹲守民警立即实施抓捕,成功将取现男子张某抓获。在民警积极联系下,苏先生因考试复习关闭手机的孙子也给老人打来了平安电话。目前,张某已被东营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,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。
此前,广州也曾发生类似“装孙子”骗局。去年11月27日上午,72岁的吴奶奶在家中的座机电话接到一通来电,电话中的人用粤语喊了她一声“奶奶”。吴奶奶以为对方是其孙子小斌。“小斌”声称酒后打伤了人,需赔钱,否则会被抓去坐牢。吴奶奶信以为真,当即表示愿意帮助孙子“渡过难关”。11月28日至29日期间,吴奶奶按照“小斌”的要求,先后3次在大岗镇某学校门口,将合计6万元现金交给一个所谓“小斌”的朋友。29日下午,吴奶奶前往银行取钱,准备再提供5万元时,警觉的银行工作人员怀疑吴奶奶遭遇诈骗,遂报警。警方迅速将嫌疑人罗某抓获,并查获部分涉案资金。
警方提醒公众提高防范意识,涉及上门取钱或转账汇款,一定要核实来电人身份。如声音无法辨别,可用小名、生活习惯等私密问题提问验证。此类骗局中,作案人员通常利用“隔辈亲”的心理,冒充儿孙谎称在外惹事需要赔偿,以此诈骗老年人的钱财。公众也要向家中老年人普及此类诈骗手法,防止上当受骗。如发现不慎被骗,请立即报警求助。